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:把工作當修行
《五百年來王陽明》一書中,講過一件軼事。
王陽明在貴陽書院講學時,有個地方官經(jīng)常來旁聽。
有天課后,他對王陽明說:
“先生講得太好了,我恨不得天天都來跟你修行??上姨α耍?每天都要處理公務?!?/span>
王陽明說:“為什么要放棄工作來修行呢?工作就是修行,紅塵就是道場。”
稻盛和夫也說過:“ 人生最好的修行是工作?!?/span>
沒有人能脫離生活,創(chuàng)作出偉大的藝術作品。
同樣地,人只有在工作中不斷修煉,才能磨練心智,精進自我。
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,就是在工作中遇事修性,遇人修心。
網(wǎng)上看過一個感觸頗深的段子:
“職場上,你會溝通,加10分;會合作,加20分;會開拓資源,加50分;
但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不好意思,扣100分?!?/span>
工作中,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(jīng)歷:
被領導批評了幾句,一整天都憋屈得不行,無心工作;
接到了棘手的項目,焦慮得好幾天都寢食難安,效率大打折扣;
碰到了愛甩鍋的同事,立刻開始厭惡工作,甚至思考離職... ...
這世界上,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,沒有一處人事不復雜。
過多的情緒,對工作而言,是一種奢侈的負累。
撰稿人泰然野狐禪,有回加班到凌晨兩點,累得澡都來不及洗就癱在了床上。
正準備休息,老板卻突然發(fā)來郵件一頓狠批,說他最近工作不用心。
泰然當時就崩潰了,又委屈又憤懣,立刻跳起來給老板回郵件:
一邊痛陳自己每天有多拼命、多努力,一邊抱怨工作有多辛苦、多不容易,一連寫了小幾千字。
寫完郵件,他卻猛然間冷靜了下來。
他開始反問自己:“換作我是老板,對下屬工作不滿意,發(fā)郵件批評他,想看到的是辯解和埋怨嗎?當然不?!?/span>
最后,泰然把之前敲下的幾千字一一刪去,只回了一句話:
“我會反思最近的問題,然后盡快整改。”
之后他開始一邊反省自身的問題出在了哪里,一邊以比之前更大的勁頭敲打自己。
很快,他就在下一次考核中得了雙A,還成了同批人里最早被提拔的一個。
奈飛公司有一條非常知名的文化準則:我們只招成年人。
所謂“成年人”,不止是年齡上,更是情緒上的成熟:
不會在受到委屈的時候,橫沖直撞,意氣用事;
不會在手忙腳亂時,對身邊的人發(fā)脾氣,擺臉色;
不會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中,影響進度,傳染他人。
《干法》一書中也如是說:
“成功不要有無謂的情緒。即使你抱怨再多,委屈再多。
當下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,這才是一個成熟人該有的心態(tài)?!?/span>
情緒是emotion,行動是motion。
你每多一分鐘沉浸在自我內(nèi)耗里,就少一分鐘來解決實際問題。
你每多一份精力拉扯在爛人破事上,就少一份精力去提升自己。
任何時候,修煉好情緒,才能駕馭好工作。
早年間,聽過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。
一群工人正在鐵路上勞作,一輛火車緩緩停在軌道旁。
隊長杰克被鐵路公司董事長邁克邀請上去,暢聊了一個多小時。
原來,20年前他們曾同時加入鐵路公司。
有工友半開玩笑地問杰克:“那為何他成了CEO,你卻還要跟我們一起頂著大太陽干力氣活?”
他垂下頭:“20年前我只為每小時2美元的工資工作,而邁克卻為他心中的鐵路事業(yè)而工作?!?/span>
身邊有多少人,剛出社會時,都是胸懷大志、滿腔熱忱的邁克。
最后卻在歲月的汩汩溫水里,活成了得過且過混日子的杰克。
這幾年,互聯(lián)網(wǎng)行業(yè)里有個很火的詞:老板思維。
什么意思呢?也就是說,當你用老板的心態(tài)做事,就能收獲管理級別的成長;
而當你用打工者的心態(tài)做事,給多少錢干多少活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能偷懶則偷懶,那永遠只能停留在基層。
一個人對工作抱著什么樣的心態(tài),影響著他的眼界,也決定了他的未來。
劉墉在書里講過一個故事。
有朋友跟他抱怨說老板太摳門,自己每天辛苦上班,工資卻少得可憐。
劉墉聽了,故意跟他說:
“這么壞的老板,辭了也罷。但你豈能白干了這么久,總要多學一點,再跳槽?!?/span>
朋友覺得有道理,于是開始每天加班加點,學英語、學技術、學管理。
他想著,反正以后不管跳槽還是創(chuàng)業(yè),這些東西對自己都有用,多學一點是一點。
六個月以后,這位朋友不僅加了薪,還升了職。
至于當初跳槽的想法呢,早就被他拋到了腦后。
你看,這其實就是從打工者心態(tài)到老板心態(tài)的轉變。
當他不再把自己放在老板和公司的對立面,而是把聚焦在自身的成長上,一切都開始往好的方向發(fā)展。
樊登老師曾說過:
“人生的轉折,是工作態(tài)度。工作是治愈一切最好的良藥。
在每一件細節(jié)每一個工作中認真的對待,持續(xù)地學習和改善,才有可能和別人不同。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荒廢的是你自己的人生?!?/span>
這個時代,人工智能不可怕,可怕的是人活成了人工智能。
一個人在敷衍工作的同時,其實也是在心里淘汰了自己、宣告了放棄。
而當你開始為自己打工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即使環(huán)境依然沒有改變。
但你卻在一路遇山開路、逢水架橋中,變成了更好的自己。
有次,一位年輕記者去采訪企業(yè)家松下幸之助,兩人談得非常投機。
采訪結束后,松下問他:“你現(xiàn)在每個月多少薪水?”
“一個月才一萬日元。”
“其實你的薪水遠遠不止這么多?!?/span>
看年輕人一臉疑惑,松下接著說:
“你今天能爭取到采訪我的機會,證明你在采訪上有一定潛力。
如果你能多多積累這方面的才能與經(jīng)驗,這就像你在銀行存錢一樣。
錢存進了銀行會生利息,你的才能也會在社會銀行里生利息,將來能連本帶利地還給你?!?/span>
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:
剛步入一個行業(yè)時,往往會感覺異常忙碌和無所適從。
3-6個月后,逐步掌握節(jié)奏,1-2年后,開始駕輕就熟。
此時,是選擇止步于舒適區(qū),還是持續(xù)深耕自己、不斷拓寬能力和薪酬的邊界。
這背后,往往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自我增值能力。
吉姆·柯林斯在《從優(yōu)秀到卓越》中,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“飛輪效應”:
一開始推動飛輪的時候,你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。
但慢慢地,你每次推動它所花的力氣,都會轉化為飛輪的能量,讓它一次比一次快。
直到最后它會自己轉起來,越轉越快。
在這個風云變幻的年代,唯有不斷自燃、持續(xù)進化,才能厚積薄發(fā)。
當你自身實力足夠強大,不管走到哪里,都能持續(xù)發(fā)力。
無論你現(xiàn)在處于什么行業(yè)、什么階段,成長的空間都永無止境。
以下兩點建議,幫你追逐時代的巨浪,不斷修煉自己:
1、更新思維,提升自我進化力
聽過這樣一條知識折舊定律:
“一年不學習,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就會折舊80%。
你今天不懂的東西,到明早就過時了。
現(xiàn)在有關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(shù)觀念,也許不到兩年就將成為過去。”
把自己當成一個空杯,閱讀,求教,學習,反思。
讓你的思維匹配得上這個時代,才能永遠擁立足之地。
2、單點極致,打造不可替代性
你知道嗎?
研究表明,如果一個人每天進步1%,一年之后他的能力會提升38倍。
這個時代,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“高精?!钡膶<覍W者。
但平凡如一個海底撈小哥,也能把自己的專業(yè)技能打磨到極致。
世界日新月異,你的一技之長,是你永遠的護城河。
日拱一卒,今天比明天多進步一點點,明天比今天多精通一點。
努力把自己做成行業(yè)中的20%,才是普通人最大的生存真理。
鬼腳七在《人生處處是修行》里有段話,我很喜歡:
“如果你是員工,請記住兩個詞:精進、忍辱;
如果你是管理者,請記住兩個詞:持戒,般若;
如果你是創(chuàng)業(yè)者,要注意兩個方面:走正道,做善事?!?/span>
這世上,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,沒有一個崗位絕對穩(wěn)定。
把工作當修行,既能成就事,也能成就人。